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7章(1 / 2)

&esp;&esp;养老金则是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每年给予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的金钱。

&esp;&esp;黎筝将此优惠政策告知回来的船队队员之后,他们一开始还不相信。

&esp;&esp;这世上哪儿来的不扒皮的东家?

&esp;&esp;又哪儿来倒贴给下人钱财的圣人主子?

&esp;&esp;还是黎筝用“名噪海内外之人”的称号强行说服大伙儿之后,众人才纷纷激动地热泪盈眶地感谢她。

&esp;&esp;在这兵荒马乱,战火纷飞的时代,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让人感到知足了,能够惠及未来,家属,甚至年迈到干不动活之后还能到以前的主子这里来拿一份酬劳的,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!

&esp;&esp;就算被黎筝用“名噪海内外之人”的称号给洗脑了,船员们还是下意识的对享受这份“社保”感到良心不安。

&esp;&esp;他们的主子虽说头脑聪慧,可终究是年纪过于幼小了,对待他人太过赤诚,赚的钱全都花在帮持下属身上,四舍五入岂不是等于在帮他们挣钱?

&esp;&esp;不愿意太过占这圣人主子便宜的大有人在,可因为“名噪海内外之人”,他们还是大脑昏昏沉沉地签了“社保”条款,等清醒过来后,纷纷痛斥自己当时的鬼迷心窍,同时指天发誓一定要

&esp;&esp;为黎筝抛头颅洒热血的努力工作!

&esp;&esp;使用称号作弊的黎筝对此一概不知,她还在筹划着给算给海员们的孩子建立一座海员培训学校。

&esp;&esp;里头的老师会聘请船队里上了年纪,不想再出海的经验丰富的老船手。

&esp;&esp;当然,除此之外,还有在航海中身体受了损伤,无法再度出海的船员。

&esp;&esp;如今的时代,海外诸国的发展都较为落后,可称文明欠奉,武斗遍地,外加船员们并不具有外语沟通能力,在各个沿岸靠边进行物资补充时总有要发生冲突的时候。

&esp;&esp;一旦发生冲突,伤亡就必不可免。

&esp;&esp;即便目前还没有,黎筝也要将这种情况考虑进去。

&esp;&esp;她给船队配备上了最新款的复合弓,射击练习每三天训练一次。

&esp;&esp;还请了一个会制作机关手、机关脚的墨家工匠以防不备。

&esp;&esp;计划书写到这里,觉得暂且想不到什么遗漏之处的黎筝放下笔,揉了揉酸痛的眉眼。

&esp;&esp;她写计划书,原本是为了定下找回121的具体步骤和详细流程,写着写着却不知怎么的歪了楼。

&esp;&esp;当然,推出“五险一金”的社保体系也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,想到船队员工们一张张开心又感动的笑脸,黎筝忍不住跟着会心一笑。

&esp;&esp;希望她多做的好事,能积攒上一些福气,让自己找121也容易上一点。

&esp;&esp;想要找121说难不难,说容易却也不容易。

&esp;&esp;只要总智脑派发的终极目标有重大进展,系统精灵就必定会出来通报。

&esp;&esp;为此,黎筝准备请求嬴政给她和扶苏赐婚。

&esp;&esp;而要完成这件事,她就必须重启巫女白的马甲,用其建功立业。

&esp;&esp;等到巫女白的马甲身后有了足够的功劳,黎筝才能跟嬴政开口,讨要奖励。

&esp;&esp;但寻找121不能等,攒功劳也不能等,所以,黎筝的下一步计划,就是在船队带回来的种子身上做文章。

&esp;&esp;战国时期的农耕技术落后,缺少粮食是每个国家的心头大患。

&esp;&esp;人民餐盘中的粮食种类又十分稀少,能够用来当做主食的,只有产量不够高的栗米、小麦和水稻等。

&esp;&esp;在平日里,这些小小的隐患暂且还能掩盖,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,便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危害。

&esp;&esp;尤其黎筝还知道,在秦王十九年时,秦国会发生大面积的饥荒,百姓面黄肌瘦,碗中无半粒粮食可吃。

&esp;&esp;是以推广产出量更大的粮食迫在眉睫!

&esp;&esp;船队也刚好带回来了土豆、红薯和玉米。

&esp;&esp;这三样粮食,是黎筝对抗饥荒、找回121的底气。

&esp;&esp;在土地贫瘠的秦国,栗米每亩产量能够达到40斤就谢天谢地了,而土豆的每亩产量,则是以千斤为单位来计算的。

&esp;&esp;再来栗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